碳酸鈣基本上不溶于水,溶于鹽酸(與鹽酸反應)它是地球上常見物質之一,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堊、石灰巖、大理石、石灰華等巖石內,亦為某些動物骨骼或外殼的主要成分,碳酸鈣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工業上用途甚廣。
?
碳酸鈣是否影響塑料材料的發泡性能發揮十分復雜,具體要看尺寸大小和添加量大小的度而定:
碳酸鈣尺寸,碳酸鈣粒徑大小與發泡劑匹配時就可以起到成核劑的作用,對于發泡會起到正面作用,具體合適的尺寸為小于5μm、大于不團聚的尺寸。
如果無機粉體的粒度大于10μm,或者太細導致自身團聚起不導成核劑作用,對于發泡就有一定負面影響,本人建議選擇3000目(4μm)碳酸鈣,這個尺寸既可以保證尺寸不大于5μm、又可以保證不團聚。
碳酸鈣促進發泡的具體原因:
一是碳酸鈣可以作為成核劑的碳酸鈣可以吸附發泡氣體形成氣泡核,控制泡孔的數量,使泡孔更細;
二是碳酸鈣自身剛性比較大,可以減緩熔體變形和移動能力,從而可以抑制泡孔過快膨脹,控制泡孔尺寸更細。
甚至可以設想用采用納米碳酸鈣,因成核劑的尺寸小而引發產生微小泡孔,生產出微孔泡沫塑料。
碳酸鈣的加入量 適宜的碳酸鈣加入量可以促進發泡質量,一般建議最佳填充量為10%-30%。碳酸鈣加入量太低,熔體中形成不了足夠的的成核點,造成發泡倍率偏低;碳酸鈣加入量太高,是可以形成很多成核點,但是填充過大熔體強大太低,導致過多破泡,也同樣降低發泡倍率。
碳酸鈣的分散性 均勻的碳酸鈣分散可以促進發泡質量,如果碳酸鈣在樹脂中分散很均勻,就可以保證沒有團聚現象出現,保證碳酸鈣尺寸在5μm尺寸就可以稱為成核劑,就不影響發泡成型。
(1)碳酸鈣的含水量 如果無機粉體的含水量小于0.5%,填充基本不影響發泡成型。
(2)其他:碳酸鈣還可以提高耐磨性,提高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