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碳酸鈣的生產工藝與生產輕質碳酸鈣大致相同, 但在碳化這一工序中應嚴格控制條件, 使生成微細的碳酸鈣顆粒, 再用活化劑進行表面處理。
即將石灰石與煤混合, 其配比約7.5左右, 于900-1000℃ 溫度下在石灰窯中緞燒, 二氧化碳經洗氣除塵后送碳化塔, 生石灰進消化槽, 用80-90℃ 的熱水充分消化, 制成濃度約9%的乳液, 進入碳化塔, 通二氧化碳進行碳化, 當碳化時懸浮液的PH值等于7時為反應終點,此時可引入活化劑, 對生成的碳酸鈣進行表面處理。
表面處理的方法有干法表面處理和濕法表面處理,通常采用濕法表面處理工藝,。
因該法可制得活化度高, 分散性能好, 透明性高的活性碳酸鈣。目前添加活化劑一般有酞酸酷偶聯劑、硬脂酸、木質素等, 用量約1%-5%,完成了前面的化學處理后, 對料液脫水分離、干燥制得白度高的成品。
生產一般輕質碳酸鈣的工廠, 只需對某些設備和工藝加以改進, 如改進反應塔、增加溫度控制、氣體流量及表面改性等, 即可生產合格的活性碳酸鈣產品, 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
活性碳酸鈣的特點:1、外觀:白色粉末、無味、無刺激、不燃、不爆、折光率低、易于著色,不溶于水,在空氣中穩定。
2、該產品經過活化處理后,分子結構改變、粒度分布均勻,呈極強的疏水性。
3、具有白度高、流動性好、光澤度好、分散均勻、填充量大等特點。并有極好的潤滑性、流動性、分散性和有機性。
4、與橡膠、塑料的分子間親和力強、填充量比普通碳酸鈣可多填充2-5倍至數倍,綜合生產成本明顯降低。
5、吸油值低、白度高,延伸度高,而且其特有的超強金屬剝離性和顯著的潤滑效果還能提高制品表面的光亮度,磨損和抗沖擊強度。
6、可減小對加工機械的磨耗度,改善產品加工工藝,提高制品性能,具有較好的補強作用。
7、該產品應用于涂料中,可提高固體填充量,降低粘度,同時賦予涂層耐磨性、抗腐蝕性、降低烘烤溫度,縮短烘烤時間,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